#热点观察家#
四川遂宁的孙先生最近有点忙。白天,他是纪检部门的公务员;晚上8点,他套上蓝色骑手服,骑电动车穿梭在大街小巷送外卖。 六天兼职,每天三小时,赚一百多元。 他说这份活儿“像打游戏接任务一样快乐”,面对镜头大方表态:“都是服务行业,没觉得掉面子。 ”
几乎同时,武汉一对90后银行职员夫妻也登上热搜,两人下班跑外卖三小时,赚满70元才收工。 两件事被官媒争相报道,标题清一色写着“劳动光荣”“自食其力”,评论区却炸了锅:“公务员不务正业? ”“银行金饭碗也端不住了? ”“他们和失业人群抢饭碗,公平吗? ”当“铁饭碗”群体踩上电驴谋生,争议背后,是基层生存的真实图景。
2025年7月10日,四川遂宁市船山区某单位下发了一份通知:公职人员可申请从事副业,前提是“利用业余时间、不影响工作、提前书面报备”。 文件印发当晚,孙先生就递交了外卖骑手兼职申请。 第二天获批后,他立刻注册平台账号,晚上8点准时上线接单。
孙先生曾是消防员,从业12年后转业到体制内。 如今他每天下班后工作三小时,日均完成15-20单,赚100多元。送餐途中遇到电动车进电梯的居民,他还会顺手普及消防知识。 “
就像游戏里接任务,完成一单就有即时奖励”,他把这份兼职形容为“生活调剂”。 据他透露,单位新规出台后,同事中有人跑代驾,有人开网约车,还有人摆摊卖手工艺品。
遂宁市纪委对此回应谨慎:“已关注此事,后续以通报为准。 ”而争议早已蔓延到网络,支持者称他“放下架子挣辛苦钱,够坦荡”;质疑者反问:“公务员加班费都没落实,哪来精力送外卖? ”
孙先生的骑手照被官媒广泛转载,配文清一色强调“劳动无贵贱”。 但网友的争论点远不止于此:“特权挤占”论:一位失业三年的广州骑手在抖音评论区写道:“他们拿着稳定工资还来抢单,我们全家指望这份活命钱! ”
类似担忧在社交平台发酵,有人算账:若百万公务员涌入外卖业,日均单量将被稀释30%。“作秀嫌疑”论:知乎热帖指出,孙先生日赚百元远超行业均值,北京人社局某副处长曾体验送外卖,12小时仅赚41元。
更多人质疑:“纪检干部下班跑单,遇到监管对象开的餐厅接不接? ”“职业伦理”论:某基层公务员在留言区坦白:“我白天写材料累得手抖,晚上哪有力气送外卖? 宣传‘轻松兼职’纯属何不食肉糜! ”
争议背后藏着一组现实数据:遂宁普通公务员月薪约3500-5000元。 当地两室一厅月租1800元,幼儿园学费每月2000元,房贷普遍占工资50%。 孙先生坦言兼职主因是“工资只够温饱”:“同事给孩子报辅导班,我掏不出钱,总不能贪腐吧? ”
这种现象绝非孤例。 武汉那对银行职员夫妻自曝:两人均为某国有银行柜员,月薪扣除社保后不足8000元。 婚前买房月供6800元,为还贷已跑外卖三个月。 “银行早不是金饭碗了”,男方苦笑,“领导年薪百万,我们月入四千,西装革履像演话剧”。
公职人员兼职合规化走过漫长道路:2016年,安徽歙县副镇长洪升因痛风欠债2万元,开网约车被举报,遭纪委警告处分,舆论哗然。
2019年,宝应县网友在政府信箱提问“公务员送外卖是否违纪”,县纪委批复:“生活困难可申请,但需组织批准。 ”
2025年初,中纪委正式明确:跑外卖、开网约车等体力劳动属合规副业,需提前报备、避嫌利益关联。 遂宁孙先生成为首个获单位背书案例。
但模糊地带依然存在。某地民警因跑网约车致值班瞌睡被记过;食品安全监管员若兼职送餐,即便异地接单仍引发公众疑虑。 中央纪委列出的五条红线中,“挂证取酬”“有偿中介”“权力关联”仍属禁区。
当银行柜员与外卖箱产生交集,冲击的是公众对“金饭碗”的认知。 前述武汉夫妻所在银行2024年财报显示:净利润下滑17%,基层员工绩效砍半。
两人选择隐瞒单位跑单:“报备肯定被拒,银行严禁兼职。 ”三个月来,他们每晚7点换便装溜出单位,接单价最低的“拼好饭”订单,累计收入不足2000元。
这种反差撕开了行业滤镜。 某股份制银行HR透露:“银行基层离职率已达38%,名校生干半年就跑路。 ”尖锐的对比来自薪酬数据,上市银行年报显示高管平均年薪147万,而柜员月薪中位数仅4200元。
孙先生不是一个人在行动:河南某县农业局技术员下班直播卖自种番茄,月增收3000元;苏州某街道办科员周末化身脱口秀演员,门票收入抵半月工资;上海某区法院书记员为减肥兼职遛狗,意外发展出宠物托管副业。
这些个体选择正消解着职业等级。 北京师范大学某社会学者跟踪20个案例发现:35岁以下兼职者中,68%将副业视为“对抗职业倦怠的出口”,而非单纯谋生。 一位90后公务员的总结颇具代表性:“白天写八股文,晚上送外卖反而找回活着的感觉。 ”
专业在线股票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