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求你,医生,救救我的孩子!告诉我,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他成了这样?”
一位焦急的母亲带着她的孩子哭求医生,然而,医生也束手无策,不知道这个被称为“大头娃娃”的孩子为何会出现如此状况。尽管媒体纷纷报道可能与奶粉有关,但大家都小心翼翼地避免指明是哪种奶粉品牌,直到《东方早报》记者简光洲撰写的文章《甘肃14名婴儿疑喝“三鹿”奶粉致肾病》揭开了这层迷雾,引发了中国奶业的巨大风波。
然而,四年后,简光洲辞去了《东方早报》的工作,随着“三鹿奶粉事件”过去已经17年,简光洲如今过得如何呢?
2008年,四川发生了震惊全国的大地震,全中国的人民都为灾区的生命安全捏了一把汗。然而,同样在那一年,河北及全国许多地区的家长们也面临着巨大的焦虑。
展开剩余85%实际上,早在2008年之前,就有家长们注意到孩子的异常情况:孩子的头部越来越大,尿液变色,尿液里出现颗粒状物质,更严重的是尿量逐渐减少,甚至几天都不排尿。
这一切看起来不正常,经过检查竟然发现孩子得了肾结石。一个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得肾结石?
此时,天涯社区的一个网友发布了帖子,标题为“这种奶粉能用来救灾吗?”她描述了自己女儿喝了三鹿奶粉后,出现小便黏稠、有小颗粒沉淀的症状,还时不时拉肚子。女儿几乎只喝奶粉,她心中的疑虑越来越强。她向当地的消费者协会投诉,并多次联系厂家,但始终得不到明确答复。于是,她决定将这些问题发布到网上。
她的帖子引起了广泛关注,很多网友表示他们也有类似的情况。然而,十几天后,这个帖子竟然被删除了。难道这是一个虚假的帖子?但身边确实有人遇到了类似问题,网友们也感到困惑。
实际上,甘肃兰州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医院泌尿科的医生张伟也发现了不寻常的情况。自2008年6月以来,医院接诊了14名患有肾结石的婴儿,且所有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喝了三鹿奶粉。
孩子们的家长联合起来,向甘肃省卫生厅递交了调查请求。与此同时,媒体也开始报道此事件,《西部商报》成为首家报道的媒体,尽管文章中提到“奶粉问题”,但并未明确指明是哪一品牌的奶粉。
尽管当时许多医生通过总结病例得出结论,怀疑问题出在三鹿奶粉上,但由于缺乏确凿证据,再加上巨大的压力,大家都选择了沉默。
除了没有明确证据外,当时的最大压力来源于三鹿集团强大的公关手段以及该公司在国内的声誉。三鹿奶粉在中国乳制品行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曾连续11年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还被评为“中国100家诚信示范企业”之一,产品的销量常年位居全国第一,旗下的23个产品还获得了国家免检资格。
作为一个备受信赖的品牌,谁敢相信它会涉及食品安全问题呢?即使有些人指出问题,就像那位在天涯发帖的网友,她也并非是为了揭露三鹿奶粉的错误,而是因为三鹿的工作人员主动上门与她谈判,给她赔偿了四箱新产品并让她签订了和解协议。
事实上,三鹿奶粉的问题早在2004年就显现出来,当时安徽阜阳将其列为“劣质奶粉”,但阜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解释称是“个别工作人员的失误”。两年后,三鹿集团质检中心获得了国家实验室的认可,并被列入“国家免检产品及生产企业”名单。这些迹象表明,三鹿奶粉在国家机关中享有较高的声望,导致没人敢公开质疑它。
每当媒体报道问题时,通常只是含糊其辞地提到“奶粉问题”,因为这些患病的孩子都喝了同一种奶粉。
2006年,三鹿与新西兰恒天然公司合作生产奶粉后,恒天然公司得知问题,要求石家庄政府发布召回通知,但却未得到回应。这一事件引发了新西兰驻中国大使馆的关注,三天后新西兰政府直接向中国中央政府发出警告。
此时,中央政府才意识到三鹿奶粉的严重问题。
2008年9月11日,在中央政府接到新西兰方面的警告后的第三天,《东方早报》发布了简光洲的调查报道,首次公开指出三鹿奶粉可能是肾病的罪魁祸首。
之前一直否认问题的三鹿集团,终于撤回了回收声明,并承认产品中确实检出了三聚氰胺。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学原料,常用于制造塑料和涂料等产品。尽管它的毒性较低,但食用后会对动物的膀胱和肾脏产生影响,可能引发膀胱炎、肾结石等病症。
这证明了那些患有肾脏病的婴儿,正是因为食用了被三聚氰胺污染的三鹿奶粉,才导致了“怪异头型”的现象。
事态暴露后,政府迅速指派相关部门展开彻查,最终19名相关责任人被逮捕归案。
令人注意的是,除了三鹿集团的董事长田文华知道问题真相却未处理外,其他18人均为牧场、奶牛养殖小区和挤奶厅的经营者。这些人通过在奶牛奶中加入三聚氰胺来增加奶量,从而获取更高的利润。三聚氰胺由于与牛奶相似的外观和无味,且检测难度较大,导致三鹿集团未能察觉。
从2005年起,这些人便将三聚氰胺加入牛奶中,导致数以千计的婴儿受害。
随着案件的调查深入,责任人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而简光洲则因其在揭露三鹿奶粉事件中的勇敢表现,得到了高度的评价。
他亲自前往医院调查,看到那些年幼的孩子在手术台上全身麻醉,医生不得不使用细小的导管进入他们的膀胱和肾脏时,简光洲不禁泪流满面。医生告诉他,这些孩子太小,手术风险极大,可能无法从手术室出来。
面对这些无辜的孩子,简光洲深知自己必须为他们发声,揭露这些罪行。他深知这样的行为充满风险,然而,他认为,能为百姓带来希望,揭开黑幕,就是他作为记者的责任。
在报道后,他获得了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并被评为2008年度新锐人物。颁奖辞中写道:“真相因良知而显露,黑幕因勇气而洞开,他虽然只是一个记者,却代言了2008年中国传媒的良心。”
简光洲此后继续关注社会问题,报道了杨永信电击治疗问题青少年的事件。但在他女儿出生后,他选择辞去新闻工作,转而创业,成为北京环智文化公司的一名合伙人,成功转型为企业家。
发布于:天津市专业在线股票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